獅子,被譽為“百獸之王”,它雖然不是中國的原產物種,但在中國有著地地道道的獅文化。大約在東漢時期獅子傳入中國,因為獅子在佛教中被尊為獸中王,傳說佛初生時,有五百只獅子自白雪中走來,侍立于門前迎接佛的誕生。所以,這獸中之王也成了佛教中的護法獅。當然,佛教中的獅子并非真獅,而只是被神化和藝術化了的獅子形象。也許正因為這種原因,獅子也成為了放在大門前古建筑工藝的護門獸。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,獅子也成為人們信仰中的一種圖騰,被視為辟邪驅惡的吉祥物,并與龍、鳳攀附在一起,成為威鎮八方、唯我獨尊的王權與勝利的化身。
因此,古時候人們在修建宮殿、官府、衙門、陵墓、橋梁、府第及房屋建筑時,總喜歡擺放上石獅子。在民間,大戶人家也將石獅作為門墩立于門外兩旁,以鎮宅驅邪之用。四川雅安縣高頤墓前的石獅子,就是中國現存最古老古建筑工藝的石獅子,是東漢時期的遺物。
石獅既作為古建筑工藝裝飾作用的守衛之神,又能顯示主人身份的高貴。古代擺放石獅子有專門的建制,門東側(左側)的為雄獅子,腳踩一只繡球,象征威力,俗稱“獅子滾繡球”。門西側(右側)的則為母獅,腳下撫一只幼獅,寓意子孫昌盛,俗稱“太獅少獅”。也就是明崇武以后左為上的規矩,清末慈禧太后當政,大小官員為了巴結老佛爺,挖空心思在石獅在上做文章,調換了雌、雄位置,將母獅放到左邊。因此,今天我們見到母獅放左邊就是清末年間的作品。
另外,獅子頭部鬈毛疙瘩的數目是象征封建官府等級的標志,其數量越多,則主人官位品級越高。一品官或公、侯等府第前的石獅頭部有十三個鬈毛疙瘩,謂之“十三太保”,一品官以下的石獅鬈毛疙瘩,則要逐級遞減,每減一品就要減少一個疙瘩,七品官以下人家的府第就不能擺放這種規格的石獅。民間傳說,獅子愛玩“夜明珠”。因此,石獅口中多半含有一顆能活動又掉不了的圓球。
石獅底座若有雕刻花紋時,也要遵循一定的規矩,正面雕刻瓶、盤和三支戟,象征著“平升三級”;右面刻有牡丹和松柏,象征“富貴長春”;左面刻的是“文房四寶”,象征“文采風流”;背面雕刻“八卦太極圖”,象征“鎮妖驅邪”。
正如古建筑工藝一樣,不同時期的石獅具有不同的藝術風格。在漢代,石獅雕刻已出現,那時雕獅身上生著雙翼,古拙神奇。在曹操筑的銅雀臺舊址,曾發現一對附著門柱上的石獅,這種石獅明顯可以看出受西亞雕刻的影響——獅子身上生著雙翼。后來,隨著獅子物種的傳入,石獅的形象才沒有雙翼,但朝昂揚威猛形態發展。古建筑工藝在古都南京和它周邊留下許多南朝墓葬石刻,稱為“六朝石刻”其中獅子占了很大比例,這些石獅線條簡潔,高大威武,強勁有力,體現了護衛者作用。隋、唐時期,石獅趨向寫實,工藝精巧,使獅子造型藝術出神入化。宋代以后,獅子造型趨向秀麗。清末朝廷趨向腐敗,獅子轉向溫順柔媚之態,失去了原有的氣勢和神威。
石獅,作為古建筑工藝中的一個組成部分,是先人留下的珍貴文化遺產。